个人简介
陈继,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2004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绿色制造中心,博士后(Robin D. Rogers教授研究组);2001-2002日本金泽大学,文部科学省助手教官(林良茂Yoshshige Hayashi教授研究组);1999-2001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博士后;1994-1999长春应化所,无机化学博士学位;1990-1994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06年吉林省杰出青年研究计划;2011年美国Alabama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2011年江西科学院“赣鄱英才555工程”兼职特聘研究员;2011年内蒙古“草原英才”;2013年吉林省第四批拔尖创新人才;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论文奖一等奖;担任《Rare Metal》和《稀有金属》编委,Sep. Sci. Technol. 客座编辑,多家国际、国内期刊杂志的审稿人。相关研究工作发表论文百余篇, SCI论文被他引8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率近千次,出版中英文书籍论著章节10余章; 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研究领域及现状
课题组主要以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工、冶金、材料和环境等相关学科为基础,聚集资源、环境和能源中的锂、钴镍等战略金属元素,和对环境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的先进分离科学与技术。针对目前废旧锂电池的传统分离工艺过程复杂、能耗高、酸碱消耗大等问题,开发新工艺来提高回收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课题组发明的从废旧电池复杂体系中分离和回收利用锂、镍、钴的新分离工艺解决了黑粉浸出液中铝和钙镁等杂质元素对镍钴锰和锂的萃取分离影响严重的技术难题,为镍钴锰共萃取直接制备三元锂电池前驱体提供了新方法。在相关的设备投资、能耗和人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效实现废旧锂电循环利用,为产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艺参数。对于当前锂钴镍金属市场价格低迷,通过发展新分离工艺技术,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是废旧锂电回收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应化(长春)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已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学习平台
课题组拥有超过近300平米的装备精良的实验室,500平米的中试试验平台和400万元的金属分离专用仪器设备。依托应化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平台一流的设备,具有完善的基础、应用及产业化研究平台。
部分毕业生去向
高校:2009年博士张弨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祝丽荔鲁东大学;
2011年博士杨华玲南通大学;2016年博士陈厉江苏大学;
2017年博士苏文柔内蒙古科技大学;2019年博士李凯苏州大学;
2020年博士黄斯严苏州大学。
企业:2008年硕士彭波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硕士贾敏神华准能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024年硕士李和民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科研院所:2013年博士郭琳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8年博士刘川楹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
2022年博士刘天池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国深造:2007年博士孙晓琦美国橡树岭、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后;2010年博士刘英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后。
代表性研究论文
1. Chen, J.; Spear, S. K.; Huddleston, J. G.; Rogers, R. D.,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solution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s green reaction media. Green Chemistry 2005, 7 (2), 64-82. (IF 9.125, Cited 615)( DOI: 10.1039/b413546f )
2. Liu, N.; Wu, D.; Wu, H.; Luo, F.; Chen, J., One-Step Ionic-Liquid-Assisted Electrochemical Synthesis of Ionic-Liquid-Functionalized Graphene Sheets Directly from Graphite.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08, 18(10), 1518-1525. (IF 12.124, Cited 584) ( DOI: 10.1002/adfm.200700797 )
3. Sun, X; Peng, B; Ji, Y; Chen, J; Li, D.; Chitin(chitosan)/cellulose composite biosorbents prepared using ionic liquid for heavy metal ions adsorption, AIChE Journal 2009, 55, 2062-2069. (IF 2.836, Cited 108) ( DOI: 10.1002/aic.11797)
4. Liu, Y.; Guo, L.; Zhu, L.; Sun, X.; Chen, J., Removal of Cr(III, VI) by quaternary ammonium and quaternary phosphonium ionic liquids functionalized silica material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158 (2), 108-114. (IF 6.216, Cited 80) ( DOI: 10.1016/j.cej.2009.12.012 )
5. Liu, C.; Deng, Y.; Chen, J.; Zou, D.; Su, W., Integrated Process To Recover NiMH Battery Anode Alloy with Selective Leaching and Multistage Extraction.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7, 56 (26), 7551-7558. ( DOI: 10.1021/acs.iecr.7b01427 )
6. Cui, H.; Chen, J.; Yang, H.; Wang, W.; Liu, Y.; Zou, D.; Liu, W.; Men, G.,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liquat 336 functionalized chitosan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Pb(II).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32 (Supplement C), 372-379. ( DOI: 10.1016/j.cej.2013.07.120 )
以上为陈继老师课题组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欢迎有志于科研,对上述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联系报考硕士、博士。
拟招生方向:化学、材料和化工冶金等相关专业。
联系方式:
电话:0431-8526 2646
邮箱:jchen@ciac.ac.cnR
附件下载: |
导师简介